液压顶升设备不仅可以作为辅助的生产设备,完成原料、半成品、产品的装卸、搬运,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而且它也是一些生产过程工艺操作中的设备,例如钢铁冶金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从炉料准备、加料到炼好的钢水浇铸成锭以及脱模取锭等。又例如原子能工业中的一些工艺操作等人所难达到之处,没有液压顶升设备,简直无法生产。
液压提升设备提升原理利用液压提升装置均布于储罐内壁圆周处,先提升罐顶及罐体的上层壁板,然后逐层组焊罐体的壁板。采用自锁式液压千斤顶和提升架、提升杆组成的液压提升机,当液压千斤顶进油时,通过其上卡头卡紧并举起提升杆和胀圈,从而带动罐体向上提升;当千斤顶回油时,其上卡头随活塞杆回程,此时其下卡头自动卡紧提升杆不会下滑,千斤顶如此反复运动使提升杆带着罐体不断上升,直到预定的高度。当下一层壁板对接组焊后,打开液压千斤顶的上、下松卡装置,松开上下卡头将提升杆以及胀圈下降到下一层壁板下部胀紧、焊好传力筋板,再进行提升。如此反复,使已组焊好的罐体上升,直到 后一层壁板组焊完成,从而将整个储罐安装完毕。
液压提升设备在使用时,不能停在倾斜度大于30°的坡上工作,以防下滑; 打开总开关后,电量呈现小于40﹪时,要及时充电。充电时要检查一下电瓶水,若小于20ml,需加水。使用该铝合金升降机前 先空升一次,仔细观察各部位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一经发现,应停止使用;由维修人员调试好后使用。 该机适合于室内、外使用,在室外使用时应在地质坚硬的地面上使用,以免发生颠覆,每使用20次调整一次链条螺丝、调整一次保险绳螺丝,电器及液压系统应由人员维修。
液压提升设备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机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 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 高, 保障。
液压提升装置过载或过热运行损坏的原因对策以及优点
[一]、液压提升装置过载或过热运行损坏的原因对策
1、原因:
由于液压顶升机长时间过载或过热运行,绕组绝缘老化加速,绝缘薄弱点碳化引起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等现象使绕组局部烧毁。
2、对策:
尽量避免电动机过载运行;电动机洁净并通风散热良好;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动,时需对电机转子做动平衡试验。
液压提升装置主要使用在含煤尘和易燃、易爆气体的煤矿井下或井口,是其基本的功能,液压提升电控系统与电控式提升装置电控系统相比为简单,问题易解决。因为液压提升装置由液压系统来实现矿井负载的提升与下放及其速度控制与调节,液压系统本身具有欠压、超载、过速、限速、井口减速、过卷停车等各种保护功能,二层制动性能优良,且提升、下放制动力矩可分别调定。因此驱动其主、辅助油泵的电动机只需朝一个方向旋转,不像电控式提升装置那样电机有正、反转要求;液压提升装置的主、辅助油泵为空载起动,起动设备可为简单;两液压泵的起动顺序是先起动辅助油泵,再起动主液压泵,其相应电机的磁力起动可利用控制回路中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联锁。
[二]、液压提升机的竞争优点
液压顶升设备的竞争优点除原有结构紧凑,安装灵活,操作简单及良好的防爆性能与容积调速恒扭矩输出特性外,各种液压伺服控制策略的应用必将使其具有新的技术优点,可以说液压提升机的技术优点主要在于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点,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大功率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与电气伺服控制系统相比,仍将保持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而输出的力或力矩大的优点。
(2)由于液压伺服系统特别是电磁伺服系统可以允许较大的放大倍数,因而可以获得较高的静态与动态精度,液压伺服系统的压力放大倍数大,故系统受负载变化的影响相对小,对反操作的能力强;液压伺服所表现的这种负载刚性大的另一个原因是液压油本身带来的油的体积的变化很小。电动机的输出力是由电磁力的电磁场作用造成的,它的刚性比液压的差,因而定位误差也大。高动态品质,综合性能要求的液压顶升装置的发展正是利用了液压伺服控制的这些优点。
(3)液压伺服系统解决散热问题方便,利用液体的流动把那些由于功率损耗而产生的热量,从发生的地方带到别处,只要在适当的地方安装上冷却器便可解决散热问题。电器元件由于电阻损失和涡流损失等产生的热量无法很快带走,故而限制了它的使用条件,或它的较小使用条件受到限制。因而液压元件的体积可以做得相当小。
此外,液压油能起润滑油作用,从而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液压伺服系统调速范围宽,高低速之比可达到400以五以及固有的枯滞性使其传动平稳,特别是低速有良好的稳定性。当然液压伺服系统也存在着如液压油容易污染,流体流动复杂,理论上的描述不如电气成熟,以及管路传输也不如电气方便等缺点。
沧州鼎恒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http://www.dhyyjx.com)是一家以液压提升器、液压顶升机械及其配套设备为主,集设计、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液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为我国安装工程的事业奉献光热,为锻造我国液压提升产业丰碑而向前。